品茶感知晋茶文化
说起茶,我会想起白居易的《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这是小时候背诵的古诗词。这也是我对茶的最初体会。对茶的了解,也都是来自书上。纸上得来毕竟终觉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茶进行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才发现茶到底是什么。白居易的茶也不只是诗里的茶了。 2015年4月1日,班长通知说学校给我们班同学准备了一次特别的活动——我们会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去山西大德晋茶文化研究院喝茶。“咦,什么嘛?喝茶?没搞错吧。”这是当时我的第一反应,虽然心里是满满的不乐意,但还是随着大部队去了,心想就当玩了呗。因为在现在的社会,喜欢喝茶的青少年很少,覆盖我们生活的都是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即使喝,也大都是王老吉,加多宝等饮料型茶。茶嘛,在我看来那是爷爷们才喜欢喝的东西。但是这一次的活动却让我喜欢上了茶,不仅因为它的香,更是因为茶所蕴含的晋茶文化。 刚下车,茶研究院的老师们就很热情的欢迎我们。一踏进店里,茶香就迎面袭来,这让我对茶有了初步的好感。首先,老板带着我们参观了研究院,展示了许许多多关于茶的历史图片,给我们讲述了大德晋茶文化研究院的基本信息及企业文化和目标宗旨。紧接着茶艺师给我们讲解了晋商万里茶路的历史以及发展历程,为我们展示了万里茶路的路线图。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讲解员张老师给我们展示的茶路学堂,让我震撼于晋茶悠久的历史以及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让我也感触到茶不仅仅是诗书中文人用来展示雅兴的,更是一门艺术。最后,讲解员们给我们示范怎样选茶、泡茶、品茶等一些茶艺,然后让我们自己去亲身实践。 自己亲身实践后就发现不是把茶叶放进杯里加上热水就叫泡茶;不是把茶水喝到嘴里就叫喝茶;不是拿上紫砂壶、玉竹盘就叫懂茶。茶,从选、泡到品,都是一门艺术,都是一种文化。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但我感觉茶就像婉约的女子从此走进了我的生活。我深知现在的我们很少有人去喝茶,但是我们去了解茶文化、晋商文化、中华文化,我们就会更好的去感知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博大,去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现在的我喜欢上了喝茶,不仅因为它健康,更因为它是一种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种文化。就像大德晋茶文化研究院的目标一样,重走万里茶路,把晋商文化和中华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晋商梦晋茶梦”,让晋商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再次开花结果,让国人在感受晋商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同时,喝上高品质的茶,健康的茶,让这片“东方的神奇树叶”飞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2020-02-26
快闪自我,舞动青春
快闪最早起源于2000年3月美国曼哈顿。当时有一个组织者召集了400余人,在时代广场的大跳快闪,5分钟后众人突然离去,快闪族因此而闻名。在快闪活动风靡全球的同时,在中国很多城市,都可以见到快闪族的身影,以及他们类似于行为艺术的表演或娱乐。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华澳学院2014级国际班的学生也进行了一次“快闪自我,舞动青春”的快闪活动。 快闪族是一种时尚的都市文化,是现代人在忙碌之余和世界开的一个善意的玩笑。在举办此次活动之初,大多数学生就表示,如果活动的环节设计合理、动作独特新颖,他们就会主动参加。因此在设计此次活动的动作时,我们尽量加上一些更能体现青春色彩,更加朝气蓬勃的动作。比如大跳、翻转等动作。这样的动作设计,难度不大,却可以充分表现出学生们的蓬勃朝气,与这春天的朝气不谋而合。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快闪叫做春之舞。当然快闪还有许多别名,比如“暴民”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个名字有没有给人一种很疯狂、很青春的感觉。 这次活动的热潮,自然而然地感染到了2014级国际班这个集体的每一个人。全班学生都积极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学生们学习、排练,在我院健美操社的帮助下,大家很快地就开始跟着节拍一起舞动。在最开始的时候,学生们确实是懵懂的,甚至还带着一种羞涩。但是,在逐渐交流、引导后,他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快闪的乐趣。这样的练习大概持续了一个月,每天晚自习结束后,练习快闪成了学生放松自我、调节自我的方式。 一个月后,也就是4月22日中午,我们的SHOW TIME到了。音乐响起,节奏在空中流动,人群开始涌动,大家开始三三两两地跑入、跳入。学生们带着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一种全新的态度加入到活动中。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到他们带有些许稚气的朝气和活力。他们开始跟着节奏舞动,以舞蹈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心情,可以看得出大家开心、积极向上。在这一刻,我想,一种全新的思想肯定已经在他们的心中在生根发芽;在音乐的触动下,在白云蓝天的引导下,他们也必定坚定自己的留学梦,早日跳出井底,跳看到最广阔的天空,体会世界的另一种美好。 在这充满春色的校园里舞动,伴着悦耳的歌声,拥抱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春天的空气,忽然感觉到世界如此美好。作为青年的他们,为什么不更加努力一些呢!
2020-02-26
别让梦想,仅仅是梦想
当我走进教室后,我选择了最靠前的一个位置,因为我满怀期待地来听这个美国老师Berrey的讲课。对于我们这群即将要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他就像是我们的阳光,给我们这群向日葵带来了满满的能量。 不得不提的是,这个美国Berrey的确挺帅。这节课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听到地地道道的美国口语,我们都懂这样的机会很少,所以我们听得都很认真。Berrey给我们讲了美国的风土人情以及美国大学的介绍,这对我们来说是及其重要的,因为出国留学后,我们只有熟悉当地的习俗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在国外生活。我们也和这位老师交流,当老师问起我们是如何了解美国时,有的同学说通过电影这样的途径,Berrey说电影了解到的美国不一定是真正的美国,就好比中国的成龙,来到中国时才懂得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龙的功夫,只要到了美国才可以感受到真正的美国文化。在交流最后我们才发现,他居然会说中文。从没想到老师居然会说中文,而且说的非常流利。这既给了我们惊喜,又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讲座结束后,我们都还沉浸在上课的气氛中。当课程结束后,我们都还在等待,等待与Berrey讲话的机会,毕竟有许多事情想请教他。我们问他是如何把中文学的这么好的时候,他说高中时他就来到中国读书。一开始,Berrey什么都不会,完全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根本无法交流,但通过各种刻苦的学习和练习,加上良好的语言环境,他的汉语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听了这次的讲座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国外的教学理念与国内完全不同。国外的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而不是中国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中国的单方式教育理念,不仅不会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困乏。从小生活在各种条条框框约束下的中国学生,如果少了这种条框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因为从小就听惯了该如何做,中国学生更习惯听从老师的指导,少了自主创新能力。中国教育没有重视培养学生从小动手能力,这也是中国教育从根本上抑制住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是屡次在国际赛场、科研创新领域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原因。而国外的授课过程则会让学生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不会给学生灌输太多的硬性知识,但是学生在他感兴趣的那一面就会异常优秀,这也就是国外为什么会有许多技术型人才的缘由了。 外国教育以实践为主,重在从体验生活的快乐中获取知识。而中国学生从小接受的是填鸭式教育,对知识点更是死记硬背,以各种练习题、试卷来巩固知识,从小到大公式定理、单词文言文满脑袋飞。而且中国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实验室;即使有,充其量也是在教学时给学生看的教育工具;教育设施的不完善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动手做实现的平台,更是泱泱大国的悲哀。我们不可以鼠目寸光,中国教育在教育方式还需要参考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出国留学可以学习到各种实践课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感受世界各国文化的不同氛围,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识。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头顶上的天空,而跳出井底则可以领悟更大更广阔美丽的天空。我想这便是听完Berrey的课程后给我最大的启发;我必定也会时刻专注于我的梦想,让我的梦想,不仅仅是梦想。
2020-02-26
TIME FLY 我爱爱尔兰
张佳 13级国际班 Time fly~ 来到爱尔兰已经一周多了,感觉适应了好多~ 记得《围城》里有这样一句话:“围在城里面的人要出来,围在城外的人想进去。” 很深刻的一句话,人就是这样~ Whenever and wherever,都会有着蠢蠢欲动的小想法~ 在shopping center逛街时看到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很喜欢。 中文大概是:如果你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迷路了,不要灰心,因为在不远的地方你会邂逅更美的梦~ 很多时候,有失必有的~ 我很认同这句话~ 在这个陌生的国家,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自己是个方向感很差的人,但是喜欢记路,有时候走过一遍就记住了~ 但是这个美好的地方总是会带给我Surprise~ 发现这边的好多人和事都好可爱,各种单纯美好的小想法~ 每天惬意的过着自己养养花,散散步的日子 时不时来个聚会,周末去教堂礼拜~ 天空很蓝,云朵儿很低,草地很绿,河水很清澈,人们很友好··· 自己不太习惯太过忙碌的生活 劳逸结合确实是个不错的生存法则~ 这边的功课是HNC&business~ 学marketing、 business accounting、 managing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creating a culture of customer care、 analyzing and presenting complex communication 加上语言课一共是这些课··· 语速有些快,跟不上时思绪就乱飞了. 不过,房东太太给我们了定心丸,很快就会适应了··· 啊哈,真的是非常羡慕那些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啊·· 路过一个中国餐馆时,听到《遇见》这首歌 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突然觉得很寂寞,但又很温馨~ 确实,我遇见的人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等的人在多远的未来~ 但是总有一天谜底会解开。 在这里也是,每天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But, I still believe that when you appear, I know it’s you~ 放飞心情 从现在开始 开始另一段全新的生活 开始一切的明媚新奇
2020-02-25
我的韩国生活
李江玉 13级人物形象设计 刚下飞机,所有的第一次都很迷茫.除了愣愣的跟着大家往出口走之外,兴奋就是最大的感受了. 坐上接我们的校车,开始透过车窗看着接下来要生活的这个国家的样子. 和韩剧不一样,又和韩剧一样,就这样一会儿一样,一会儿不一样的来到我的新学校—韩国又松大学. 进了宿舍,整理行李,洗漱包括躺在床上都没法停止的兴奋,果然让我熬了夜. 第二天,我们跟着老师,去了附近的超市,买些生活用品,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这边有个千元店,就是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以一千元韩币,有些两千,五千之类的, 感觉和国内的二元店类似,但是只要我们知道吧,千元店里的东西很值得一买,从质量到价钱,都很适合消费. 还有就是这边的人都很有正义感、很友好、甚至很单纯、很淳朴,我就因为这些,都不想家了。 接着就是开始的韩语课程. 早上九点到下午一点,韩语课很地道,所以,我们这些刚来的学生,每天除了集中精神之外,就是期待着像韩剧那样也能有个中文字幕.我很欣慰的是,为了集中上好每一节课,我会早起到教师去占前排的座位.这是我为自己留学学习生活开始变化的最值得炫耀的一点了吧. 不同于国内的是,乘坐韩国坐公交车bus绝非易事.因为韩国的公交车是按铃下车.如果没有乘客按铃,有的站点根本不停车:这个就必须靠你自己的观察,如果这个站你之前来过,就熟悉周围的景色,就没问题,快到了按铃就行,座位旁边, 把手旁边,车门旁边,车上到处能按铃。 其次韩国公交车站都有这个站经停bus的时间表,这个时间很准, 往往你能从时间表上看出来末车是几点,每个小时、每个时间段有几趟车,就是这样,而且如果你乘坐一趟车去不了要到的地方,而恰好拿公交卡乘车的话,在下车时,有个电子装置,拿卡挨一下,就能实现免费换乘,也就是说在转乘其他公交车时是免费的. 单从公交车的使用来看,我就很享受我的留学生活. 享受之外,语言绝对是最大挑战,到了这边,你就会发现,之前学的韩语就是没有真正的”见过世面”,有了事情、需要问,别客气,基本上韩国人都会有耐心听你说,用韩语问,少找中文服务,不会的单词拿手机查询,慢慢来,慢慢就能适应些,张不开嘴说韩语,就一直不会韩语。 我很庆幸,现在的我,可以用还不够熟练,但是很自信的韩语在韩国到处逛, 可以乘着公交去我要去的地方. 庆幸留学带给我的不断自信和不断进步, 文凭是一定要拿到的,除了文凭,我想我更要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充实的度过我的留学生活。
2020-02-25
我的澳洲留学梦
赵卫芳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 人生就好像旅途一样,所经历的人或事都是这旅途当中的风景,随着前行,所有的一切都将逝去,留下的将是那化作里程碑的记忆。对于我而言,留学的生活像云、像雨,又像风。在澳洲短短的一年时间,自不必说那许多的欢笑、惊喜、伤心甚至于落泪。回首那已如烟的往事,怎样形容我澳洲留学的经历呢?或许没有比成长这个词更加贴切的了。成长不光是岁月在我们脸上留下的痕迹,还有很多无形的东西却更能诉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 自立 自立这个词对于现在80后或是90后的人来说可谓并不陌生,但当自立来临时,还真让人有些应接不暇。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自立能力在同龄人中算是不错的了。所谓“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不过我倒是洗衣做饭样样都会做的。然而尽管这样,初来乍到之时还是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毕竟身在异乡为异客。人在澳洲,你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要自己统筹。大到找房搬家,小到换灯泡、倒垃圾。生活中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自己考虑,自己做主。 再加上刚到国外,只要一花钱就会想起那该死的汇差,做什么事情都十分制肘。这可不是什么小气或是抠门,其中滋味或许只有真正到过国外生活的人才能体味。当你早晨醒来发现头顶上吊着一只拳头大的黑色澳蛛时是什么感觉?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没有生活经历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无疑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但是,当困难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别无选择。还好,我还牢记着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至理名言:坚持就是胜利。困难算什么?我们是真正的无产阶级!经过一段时间的磨难、磨炼以及磨合,生活终于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3个月后,当我开着汽车行驶在Princess High way上,回想刚来的时候,真是百感交集啊!回国后总有很多家长问我:你在国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要我说,其实没什么特别,和您在家里一样。生活就是一个七日连着又一个七日。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交响曲。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生活的主角是我!! 朋友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作为一个标准的山西土着来说,一下子坐飞机飞到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说不想家那绝对是假话。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我也并不例外。在澳洲的学习生活,除了学到科学知识以外,朋友便是我更大的一笔财富。只有当你真正的孤立时,才能体会朋友的珍贵。在你失意落魄时,需要有朋友来安慰劝导你;在你意气风发时,也同样需要有朋友来与你一起分享。不同肤色的,不同国籍的,不同城市的人们走在一起,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多民族、多信仰的融合。 在这里,你会领略到不同国家人民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民族的习俗。澳洲是个移民国家,在这里没有什么种族歧视,有的只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及地区人民的和谐相处。只有真正的来到外面,此时我们才会更加的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那是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傲气,是傲骨。只有真正经历了留学生活得你才会懂得什么叫做朋友遍天下!友谊,就好像一朵朵美丽的奇葩一样,它盛开在你与朋友们的心中,永远不败。这是一种交流,一种和平与友谊的交织。而你,此时此刻,俨然已经成为友谊与和平的大使! 学习 在科廷,作为一名留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当然还是学习。在这里,学习的方式会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在澳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非常大的。所有的课程是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己进行选择,百分之百的学分制。在科廷大学,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室几乎24小时对学生开放,可以说,只要凭学生证,你可以借阅到任何你想借阅的书籍,进入任何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室进行试验,哪怕是价值几十亿美金的设备也有机会亲自操作。我觉得,在这里学习最重要的就是首先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学会静下心来研究东西,不辞疲惫的跑图书馆,进实验室。当你置身百年以上的图书馆时,你会发现你就是现实中的哈利波特,现在你正在魔法学院中博览上世纪的神奇魔法典籍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个学校的图书之间是互通的。科廷大学的学生可以去莫纳什,皇家墨尔本理工甚至是迪肯借书。在这里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学习也正如你的生活一样,要靠你自己的不断经营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想象一下,当你完成学业,当你身穿学士、硕士或是博士礼服站在大礼堂中,享受着正宗牛津式的毕业盛典时,当学校的院长为你颁发学位并将你帽子上的绶带由右拨到左边时,当你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同学、朋友、家人为你的毕业而欢呼祝福时,那一刻是怎样的幸福与美妙啊!!为了那一刻,用心去经营你的学业,这才是王道!! 留学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为其赋予了不同的定义与使命。就好像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后来鲁迅先生在留学过程中逐渐明确自己救国的方式,再后来从留学生中诞生出新中国伟大的领袖们,建国后留学国外以建设国家。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明着,外出留学、文化交流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而正是有了我们这一个个外出的殷殷学子在海外打拼的经历,才使得我们祖国的文化得以更广的传播。让我们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生命将因此而更加绚烂多彩!! 最后,让我以易经当中八八六十四卦中之乾卦第一卦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020-02-25
加油 张祁!
时间总是过得非常快,转眼间来韩国留学已经一个月了,每一个留学生在刚刚走出国门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满心期待新的环境带来新的生活,然后在新的环境里学习进步,充实渡过。我也希望能在这蕴了我梦想的国家实现升学,开阔眼界。 我现在又松大学语学院学习语言。因为我的韩语水平不怎么好,所以选择了进专业前的“恶补”。语学院的老师都很照顾学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擅长处和不足来指点教学。这一点让我很是欣慰。这里的学习生活很充实,一般的语言课程集中在上午9点到中午1点。下午就是自由时间了,我们在下午的时候除了复习和预习所学韩语知识之外,还可以参加社团活动进而充实自己的校园生活。 刚到这里买东西的时候因为语言不好所以很难和韩国人交流,只能硬着头皮,用简单的往出蹦单词什么的或者利用身体语言比划手势来购买日常用品,而现在已经来韩国有一个多月了,发现自己有了不小的进步。至少现在出去买东西什么的差不多都能交流下来。所以虽然只是刚来一个多月,单对往后能够很好地适应韩国,有了更足的信心。当然,前提是得努力学习。 说起韩国的饮食,首先想到的就是泡菜。如果把韩国比作一个在泡菜坛里泡大的民族,也许并不过分。泡菜是每个韩国家庭的生活必备之品,也是一日三餐的佐餐美味, 主要,以白菜、萝卜泡菜最为典型。米饭比面食更加普遍。身边一个韩国朋友说,给他一碟泡菜和一碗白米饭就能作为一顿饭,而且觉得很好吃。刚来时比较新鲜,每顿都很期待,时间长了,就能很深刻的体会一个北方人对面食的渴望了。主要是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吧,韩国食物主偏甜辣,少油。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的街头小吃--炒年糕,很韩国特色,也是我现在下课后必吃的“零食”。 饮食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韩国的地貌了,几乎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是四面环绕小山丘,地势高低起伏,很有山城的味道。虽然不大,却是个很秀气的国家,又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所以气候和上海很像,山地比较多,植被保护的比较好,空气又比较湿润,如果不是阴雨天,天空几乎都是一种迷人的湛蓝,很适合居住,经常会有朋友调侃“觉得自己好像在度假”!这和家乡山西有很大不同,山西的山是石头山,像是硬朗的真汉子一样,韩国的山虽不高,是土山,是穿着满满松柏树绿衣服的小姑娘。大概也是由于韩国多山的缘故,韩国人很多人都很喜欢登山,登山产品也很发达。 “韩国之行”是我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完美,也为我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我的帮助,给了我如此宝贵的机会到韩国体会异域风情、学习先进知识、感受人文精神。我为我的留学生活准备好了一腔热血和认真对待的态度。所以我能,我行,我可以。 加油,张祁!
2020-02-25
韩国 我来了
白桐 13级又松班 我是应用韩语专业的白桐。去年以交换生的身份去韩国学习了一年(两个学期)。 当初选择去韩国,是因为在国内学校学校学了两年专业之后,觉得该去到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综合考虑,为了丰富自己的视野,完善语言,选择了到韩国学习。 虽然在国内学习了两年的韩国语,但是刚到韩国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真的太少太少。或许只是一句简单的对话,但当自己身边都是韩国人的时候,顿时成了“哑巴”。在去往又松大学的路上,司机大叔一直在和我们交谈,但是能听懂的真的很少,再加上韩国人日常讲话的语速有些快,真的有点措手不及。偶尔听懂了几个单词,就兴奋的说上几句。然后又是一阵茫然加笑声。这就是我在韩国和韩国人交谈的第一次经历。 经过一年的学习,虽然我不能保证自己的韩语水平有多高,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我现在关于韩语的表达,尤其口语方面较有自信,可以较为自然,从容。在国内的同学有很多韩语掌握很好的,但是没有韩语的语言环境,或许在表达和发音方面还略有欠缺。 我们当时的住宿条件非常好,两人室,有卫生间,24小时热水。其他方面的相关设施也是相当齐全,非常人性化,且环境宜人。在餐厅用餐是以自助的形式,卫生条件很好,营养搭配也很好,荤素搭配均衡,每天都发放牛奶,有时会有水果或果汁。但是韩国人顿顿不离泡菜,泡菜种类繁多,而且食用油的味道也很淡,所以口味和中国稍有不同。 其实在生活方面,我还是比较习惯的.除了上课,在课余时间,我们也到处旅游过,去过首尔,釜山,还有学校附近的小城。有时国际交流中心也会安排一些专门针对外国学生的活动,或者带我们去参加一些了解韩国文化方面的活动。 总的来说业余生活较为丰富,通过旅游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韩国的时候我也结交了很多韩国朋友,他们多为中文系的。平时我们互相帮助学习,偶尔一起出去聚餐,既有利于我们各自所学语言的促进,也可以互相了解文化。 在暑假的时候我还去工厂打过工。厂里的职工都很和蔼,氛围很好,而且挣得也确实很多,在韩国打工一天可以挣到二百多元人民币。 总得来说,在韩国的一年确实经历了很多。白天上韩语课,课余时间去旅游,参加活动,暑假打工。虽然课程方面和自己预想的不同,学习起来很吃力,但其他方面都很满意。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想我还会选择去韩国。毕竟,人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要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出国的机会还是很难能可贵的。
2020-02-25
冬令营圆我出国留学梦
冬令营圆我出国留学梦 2014级国际班马麒荣 出国应该算是我从小的梦想,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能够有机会实现我的这个梦想。通过学校组织的冬令营活动,我终于有机会能够踏出国门,实现了这个愿望。 出国需要办理的一系列手续非常繁琐,当签证下发到我手中的时候,我真的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当我第一次乘坐上阿联酋航班时,虽然这是我第一次乘坐那么长时间的飞机,但是我并没有觉得那么累。 经过接近两天的行程,我们一行三人终于到达了英国伦敦。不过很快,我们就遇到了踏出国门后的第一个问题:由于我们的语言基础和当地的本土英语问题,我们与当地人的语言沟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但是,经过一番波折后,我们终于联系到了负责接送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就要到达目的地——英国剑桥,一个有着“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称号的地方。 三个小时的颠簸之后,我们到达了各自的寄宿家庭。我的房东是一个非常和善的苏格兰老太太,她对我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同时也告诉了我在寄宿家庭需要注意的一些必要事项,并把我带到了我的房间。经过长时间的颠簸之后,我实在忍受不住身体的疲惫,沉沉的睡了过去。醒来之后,我见到了我的室友,一个阿根廷的帅哥,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我了解到他和我一样大,比我早来英国三周,他是个非常的热情的人,很快我们就成为了朋友。 在吃晚餐的时候,我遇到了在这次我的英国之行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个人:王哥!他从北京到英国来读研,他教会了我许多事情,我应该怎么去买车票,因为英国和中国的交通不同,你只需一次购买一张车票,在英国的所有公交车你都可以乘坐;还有困扰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对地形不熟悉,但是王哥耐心地告诉我应该从哪一站下车,去学校的站台有什么特点。 第二天,在王哥的带领下,我来到了这次我们上课的学校,在和我的同学会合之后,我们先是去做新生的注册,同时领取我们所需的教材。在分班测试之后,我见到了我的班主任,Jenny老师,同时我很高兴的发现,在班里还有两个来自中国的同学!我们也很快地聊了起来。当我们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也切身实际地体会到,外国的教育方式和国内真的很不一样,我们一直在用一种分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不由得让我耳目一新! 由于第一次来到英国,所以我们决定去英国的各个景点参观游览一番,我们坐火车来到了英国伦敦,到了我们的第一个参观地点——英国贝克街,福尔摩斯纪念馆。福尔摩斯系列是我从小最爱阅读的小说之一,没有想到,我有机会能够来到福尔摩斯的家!这里也是人气非常高的英剧《神探夏洛克》的拍摄地点!由于我们到达的时间比较早,我们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来排队,很快我们就进入了纪念馆。贝克街是英国为了福尔摩斯专门打造的街道,纪念馆内,也都按照小说的中的布局来还原:燃烧的火炉、桌边的摇椅,仿佛真的让我来到了小说之中!房间中栩栩如生的蜡像,更是让我激动,一直用手中的手机来拍照!房屋内陈列的经典场景,再加上每个案件的证物展示,真的让我流连忘返! 在英国的学习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饮食习惯的问题,由于口味的不同,我始终觉得不管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都觉得没有什么味道。虽然到达英国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依旧不能很快地适应。不过幸好在中国的学生介绍下,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我找到了很多家中餐馆。更让我惊奇的是,到了饭店后,我发现在那里就餐的不光有来中国的留学生,还有很多英国本地人,果然 Chinese food是世界公认的美食! 两个星期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在英国的日子虽然不长但是真的让我难忘!两个星期的时间,让我的英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英国的各种文化,更让我喜欢上了英国。我真的很感谢学校能够给我这个出国学习的机会;同时,这次出国学习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出国的决心!
2020-02-25
英国,我还会再来的!
2014级国际班张安玲 在异国的土地上,呼吸着不一样的空气,似乎也不由自主地切换成了国外模式,努力地去接受周围的一切亲鲜事物。身在异国多多少少空缺了些许安全感,但心中的激动与兴奋不仅驱散了行程的疲惫,也渐渐消去了心中的不安。 在踏上英国土地的那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感扑来。刚到学校的那一刻,完全没辨认出那是学校:大大的落地窗、双层建筑,拿着文件穿梭于各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整理着邮件的前台接待人员,给人的感觉这更像是一个公司。由于第一天到校,各个老师都分别作了自我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关于他们的信息,以便帮助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接着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新生环游剑桥周边的街道,让我们更加熟悉附近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四天的课程都很精彩,分别体验了三个老师的授课。第一节课时,我们通过媒体观看了大卫的魔术表演,第二节课给我们介绍了达尔文的事迹。重要的课程来了,语法以及词汇,课程都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始,课堂气氛很活跃,也很轻松,每节课学习的内容也很丰富。周六时候大家一起去了伦敦,去了神探夏洛克博物馆,参观了伦敦眼、大本钟、伦敦塔桥、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莎士比亚戏剧馆,这让我们见识到了艺术的伟大意义。 此次英国之旅,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剑桥,所以对剑桥了解的也很透彻。剑桥大学位于剑桥镇,也是此次旅行所居住的地方,剑桥有一条河叫作‘剑河’,剑河两岸风景秀丽,河上架着许多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的桥梁,其中以教学桥——叹息桥最为闻名。剑桥拥有31个个类学校科系,这些学校分布在全城各处,使整个剑桥镇都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英国的田园风光也给人一种安逸的感觉,剑桥镇大多以平原为主,很少有高楼建筑,不会给人一种压迫感。 这次旅行除了让我印象深刻地的教堂、美景、以及昂贵的物价外,对我触动最深的是则英国完善的残疾病人设施。无论是偏僻的小村庄还是市中心,公共的残疾设施随处可见。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有时不仅仅是依靠多少高楼大厦来体现,而是我们为弱势群体做了多少,是否人人都能享用这一切。 这次英伦之旅,最深的领悟是靠自己,我们独身在外需要照顾好自己,更关键的是要靠自己去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之前在没来英国的时候,总是对国外的教育体制充满好奇,为什么国外的小孩儿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而国内却被应试教育搞得学生只是一个应考的机器,在这两周的学习生活中我发现国内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适应现实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国外的教育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朝着梦想努力,更多有效地去与不同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而不是去背诵老师的课堂笔记。我认为,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比学会解答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国外的测评目的在于反馈、修正、补充,而国内的目的则是升学、淘汰、惩罚。国内的答案是唯一标准,国外确实多元开放。在那样的教育条件下根本不存在等级差异的现象。 国外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建立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上,而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所以他们不会以自己的人生观去衡量别人;他们都很注重家庭,社会环境也相对包容宽松,也没有国内的攀比之风。 这次的英国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眼睛上的满足,更像是心灵鸡汤,温暖了我的心灵、坚定了我的梦想,在我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回想着这次英国之旅,真的很怀念在英国的每一天,之所以让我留恋,是因为当地的文化气息和环境以及学习生活让我渐渐的爱上了英国这块土地。英国这个国家充满着朝气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历史和沧桑,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亲爱的英国,请相信我,我还会再来的!
2020-02-25
电话:0351-3624906 3624907
地址:山西省综改示范区